二次元漫画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二次元漫画网 > 知识百科 > 正文

目录

1,你知道“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是什么意思吗?

你知道“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是什么意思吗?

一千三百年前的奈良时代,日本尊崇中华文化,他们使用汉字,爱写汉诗。天武天皇之孙、右大臣长屋亲王,便是非常热爱中华文化,崇敬佛学之人。 因对佛法的热爱,他命人造袈裟千件,并于袈裟上绣四言诗一首,赠予唐朝众僧。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寄诸佛子,共结来缘。 长屋王之意,日本虽属海外邻邦,但望大唐众僧能布道施教于日本。后有鉴真大师被长屋王之诚所感,决定率众弟子东渡弘法。经历艰难险阻,并五次东渡失败,鉴真于唐天宝十二年(公元754年),在第六次东渡时成功登陆日本。 鉴真大师与其弟子,不仅在日本传播佛法,他们还传授中医、艺术、建筑等唐朝文化。鉴真大师对汉文化在日本的推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对当时日本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鉴真大师之前,日本虽一直派"遣唐使"来大唐学习,但唐去往日本交流之人甚少。鉴真大师可谓中日交流之先驱,也被视为中日邻邦交流之象征。 "山川异域"与"武汉加油"无需对比一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遇到了困难,爆发新型肺炎疫情。在我们需要帮助的时候,友好邻邦送来了援助物资。他们在救援物资上写道:"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时隔千年,这句诗再次出现在日本赠予我们的物品上。他们写此诗句,是想告诉我们,"湖北加油、武汉挺住,他们会一直支持我们。" 本是一句温暖的问候,儒雅的鼓励。却让我们不淡定了,很多人非要拿此与"武汉加油"相比。觉着同为鼓励口号,为何日本人说的儒雅又富有诗意,而我们却喊的如此通俗直白。 由此而引发国人的文化不自信,甚至认为,我们已将传统文化丢失。其实不然,我们无需如此妄自菲薄,作为鼓舞人心的宣传口号,"武汉加油"接地气、通俗易懂,并无不妥之处。作为宣传口号,弄的太过文艺范反而不好。 当然也要感谢邻居日本,他们可谓用心良苦。不但送来了我们急需的物资,还是以如此温暖的方式。他们写上"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并非卖弄,更不是以此鄙视我们不注重传统文化。而是向我们的传统文化致敬,并以此诗句,致敬鉴真大师,表达中日之友谊长存。 然而确实有很多人看不懂"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或多或少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对于青少年学生学习古诗词,还有一些反对的声音。 予之浅见,对传统文化及古诗词,我们需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更需要注重对青少年学生在此方面的教育。"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中,没有一个生僻字,也未含典故在其中,更没有将"月"以"寒蟾"之类的别称代替。如此"简单"一句诗,仍有很多人看不懂,虽不至于让我们妄自菲薄,却也足以让我们反思、警醒。 古诗词传承的必要性自《诗经》开始,中华诗文化已有三千年历史。悠悠三千年,中华诗文化璀璨夺目,我们曾有屈、陶、李、杜、苏那样伟大的诗人,有"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样的诗句。中华诗文化,以独有的韵味,在世界文学史上"一览众山小"。 子曰:"不学诗,无以言。"又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几千年前,孔圣人就用这样的话,告诉我们诗的重要性。先贤留下的宝贵财富,我们凭什么不去继承和弘扬。可知道有多少像日本这样的国家,流着口水羡慕我们。 学习古诗词,特别是青少年学生学习古诗词,是非常有必要的。为何这样说呢?有以下几个愿因: 鼓励青少年学习古诗词,可以很好的传承传统文化。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永葆进取与活力,文化底蕴是关键。只有民族文化薪火相继的传承,才会有深厚民族底蕴的时代创新。从远古的原始图腾,到奴隶社会的刀耕火种,到封建时期的农牧文明。这些文明,无不在诗歌的发展史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可以说中国是诗的国度,一部中国文学史,就是一部诗歌发展史。 中国汉字,具有方块字和单音节的发音的特点,这是全世界独有的。正是因为这样的特点,我们诞生了"对偶"、"对仗"这样的文学体裁,这种文体也是世界所独有的。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可以说这么美的诗句,也是我们独有的。这样的诗句,只能用汉字方能作出。如此优秀的文化,如此宝贵的财富,我们有理由不去传承吗?我们有理由不鼓励青少年去学诗吗? 青少年学习古诗词,可以提升文学修养及个人涵养。苏东坡在《和董传留别》中这样写道:"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一个人的气质是不会骗人的,那眉眼之间的庸俗或是超脱,你自己或许不自知,旁人却是一眼便能分辨出来。通俗一点来说,当你腹有诗书,高兴的时候,你可能会说"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而不是只会"哈哈哈哈哈哈哈";郁闷的时候你会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而不是只会来一句"我好烦";看到帅哥时你可以说:"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而不是只会说:我靠,好帅!太帅了!帅呆了! 钱穆先生在《我们如何读古诗》里说道:"诗是讲我们心里东西的,若心里龌龊,怎能作出干净的诗;心里卑鄙,怎能作出光明的诗。所以学诗便会使人走上人生另一境界。。。。。。所以,学诗就成为学做人的一条径直大道了。" 诗品即是人品,陶渊明的悠然、李太白的狂放浪漫、杜子美心系苍生、苏东坡的豁达,都在其诗作之中尽显无遗。精读先贤之作,对青少年人格的培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青少年学习古诗可以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学习习惯。语言精炼,是诗的特性之一,通过诗词的学习,可以提升文字能力,理解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李白喜欢自然之美,作诗亦是如此,他不喜炼字琢句,讲究一气呵成。就像他写的诗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但要达到此等境界,谈何容易。不学习古诗词这种精炼的文体,你如何能"下笔如有神",可能你也可以做到,一气呵成出口成章。你却说不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最多来一句:"纯天然,无污染"。 讲究平仄、押韵,是古诗词另一个特性。押韵和平仄的讲究,使得诗词读起来抑扬顿挫,琅琅上口,加之诗词语言精炼篇幅大都不长,非常便于背诵。 青少年可以通过每天定时、定量的背诵古诗词,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诗词的学习不是一撮而就的,也不是十天半个月就可以培养出一个武亦姝。诗词的学习需要长期的坚持,这样就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学习习惯。每天一首也许一个月看不出成绩,但一年呢?三年呢?坚持下来,三年之后肚子里装着一千多首诗,岂不是想想都美滋滋的。 直接影响语文学科成绩,这样说好似有点学分论,亦好似有点太过于现实,但实际情况更加现实。从2017年9月份开始,全国中小学语文教材将统一采用全新的"部编本"。此次教材改版,换掉了约40%的课文,文言文比例大幅提升。小学6个年级,古诗/文总数增幅高达80%。初中3个年级,也占到了全部课文的51.7%。可以说语文学科成绩的好坏,诗词的学习可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古诗词默写、解意赏析、作文、甚至于阅读理解,哪一项不与平时古诗词的学习和积累息息相关。 综上所述,对于古诗词的学习和传承,必须要重视,特别是对于青少年学生来说,古诗词的学习刻不容缓,赶紧行动起来吧。 如何科学系统的学习诗词古诗词的学习,既不能一时兴起三分钟热度,也不能盲目的去学习。学习古诗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系统的,科学的去学习。 从诗体上来说,需要从格律诗学起。只有先掌握诗词格律,才能把诗词学好,格律不学就去学李太白的"天然去雕饰"那是不合理的。想放飞自我,必先一步一个脚印把基础学好。 从篇幅较短,字数数较少的绝句、律诗学起,再到乐府排律那种长诗。如若初学就背诵《春江花月夜》,哪怕是《将进酒》估计大多数人坚持不下来。 学诗应始于背诵,背诵于学诗来说,就像在心灵深处埋下了一颗诗词的种子。而后通过精读、格律的学习,再通过诗词创作练习,使那颗种子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最后方能收获果实。 可以通过书刊,视频讲座等渠道系统的学习古诗词。经典名著《红楼梦》中,《香菱学诗》的片段可为学诗的教材及范本。 关于诗词书籍,青少年诗词爱好者,可以购买《声律启蒙》、《笠翁对韵》来熟悉平水韵韵部以及韵脚,还可以学习对仗以及常用典故。韵书《平水韵》,则可在诗词创作时用来查询韵部。王力先生的《诗词格律》是一本好书,但初学者比较难懂,可以在有一定的基础后购买学习。 对于青少年学诗,笔者建议观看系统的教学视频。已故清华大学、东南大学教授,王步高老先生的《诗词格律与写作》就非常好,通俗易懂,内容非常丰富可谓面面俱到,对初学者帮助会很大。 诗词的学习始于背诵,而精读与理解方为根本。不精读只知背诵,背会的诗再多亦毫无益处,充其量只能算是一复读机。 想要成为诗词达人,背、读、写结合,才是学习诗词的正确姿势。只有通过不断地创作、练习,才能真正地了解、熟悉、掌握古诗词。 结语日本汉诗,作为中国传统诗词在海外最大的分支,一度非常繁荣。日本自明治维新后,崇尚西方文化,汉诗文化才逐渐衰落。但仍有像大沼枕山这样著名的诗人,他的诗句"一种风流吾最爱,六朝人物晚唐诗"就算是在我们国家也是流传甚广。 日本捐武汉:山河异域,日月同天 日本捐湖北: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日本富山捐辽宁:辽河雪融,富山花开。同气连枝,共盼春来。 日本捐大连:青山一道共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从这些日本救援物资上的诗句,便可看出汉诗文化当下在日本,还是很有基础的。 虽然我们不能妄自菲薄的,因为几句诗,就觉得对诗的传承还不如日本。但也要真正的对文化传承重视起来。日本的插花、围棋都源自中国,和服源自汉服,而今谁知汉服是啥,而和服呢?

2,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是什么意思?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意思是我们不在同一个地方,未享同一片山川。但当我们抬头时,看到的是同一轮明月。 一、出处 长屋王《绣袈裟衣缘》: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 二、译文 我们不在同一个地方,未享同一片山川。但当我们抬头时,看到的是同一轮明月。希望以这千件袈裟为缘起,末来彼此产生某种关系。 扩展资料: 这句话来源于1300多年前中日友好交往的一段佳话。根据记载鉴真事迹的历史典籍《东征传》,公元八世纪,日本长屋亲王曾在赠送大唐的千件袈裟上,绣上十六字偈语: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 鉴真大师被此偈打动,由此六次东渡日本,弘扬佛法,成为中日文化交流史上最具标志性的伟大实践之一。1300多年后,在中国遭遇疫病侵袭的危急时刻,日本友人用这样的方式,表达对中国人民的物质上的援助与精神上祝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3,“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最早是谁说的?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出自《绣袈裟衣缘》,作者是日本长屋王。这句话来源于1300多年前中日友好交往的一段佳话。根据记载鉴真事迹的历史典籍《东征传》,公元八世纪,日本长屋亲王曾在赠送大唐的千件袈裟上,绣上十六字偈语:”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不在同一个地方,未享同一片山川。但当我们抬头时,看到的是同一轮明月。 扩展资料《唐大和上东征传》载:“日本国长屋王崇敬佛法,(造)千袈裟,(来施)此国大德众僧,其袈裟(缘)上绣着四句曰: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希望中国高僧能够去日本传授佛法。 这句“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是告知我们说虽然由于地理、政治、历史等多方面原因,导致我们不是属于同一个国家,但我们同处在一个天空之下,人道主义救助是没有国界之分的。并且国界的划分都是后天的人为因素,并不能阻挡我们对彼此的关爱,天涯犹若比邻。

4,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岜日无衣,与子同裳。这首诗的含义?

这并非一首诗,而是两句不同的诗句组成,需要分开解释,具体如下: 1、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意思是我们不在同一个地方,未享同一片山川。但当我们抬头时,看到的是同一轮明月;出自唐代时日本政治家长屋王创作的一首诗《绣袈裟衣缘》。 2、岂曰无衣?与子同裳:意思是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战裙;出自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秦风·无衣》。 扩展资料: 《秦风·无衣》全诗充满了激昂慷慨、豪迈乐观及热情互助的精神,表现出同仇敌忾、舍生忘死、英勇抗敌、保卫家园的勇气,其独具矫健而爽朗的风格正是秦人爱国主义精神的反映。 由于此诗旨在歌颂,也就是说以“美”为主,所以对秦军来说有巨大的鼓舞力量;秦人尚武好勇,反映在这首诗中则以气概胜。诵读此诗,不禁为诗中火一般燃烧的激情所感染,那种慷慨激昂的英雄主义气概令人心驰神往。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秦风·无衣》 百度百科-《绣袈裟衣缘》

5,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什么意思?

秦风·无衣 【作者】佚名【朝代】先秦 原文: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译文: 谁说没有衣裳?斗篷伙着披,我的就是你的。国家出兵打仗,且把武器修理。一个敌人,你的就是我的。 谁说没有衣裳?汗衫伙着穿,你穿就是我穿。国家出兵打仗,咱们修好枪杆。大伙起来,你干我也要干。 谁说没有衣裳?衣裳这就有,我有就是你有。国家出兵打仗,咱们修好甲胄。一个队伍,你我一块儿走。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西周幽王为犬戎所杀,秦襄公护周平王东迁,并受王命攻打犬戎。此诗似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犬戎,古代活跃于今陕、甘一带的游牧民族。直到唐朝,中原民族还把一切西北游牧民族统称之为“犬戎”和“戎狄”。 犬戎之得名,应该是该民族的先祖以犬或者狼为图腾。在周朝鼎盛时期,周穆王曾经远征西部获“四白狼、四白鹿以归。”实际就是俘虏了以白狼、白鹿为图腾的部落,说明在华夏民族的周边,存在以犬或狼这类动物为图腾的民族。 从民族归类上看,犬戎族就是西羌族,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羌,西戎牧羊人也。”因此,犬戎就是西羌,西羌包含犬戎。春秋初期,犬戎成为秦国的强敌,为秦国所灭。后来犬戎的一支北迁到蒙古草原,成为蒙古草原最早的游牧民族之一。 打仗,士气很重要。秦尚武,不畏敌,两强相遇勇者胜。秦灭了犬戎,乃至于战国时期秦灭六国,靠的也是士气。今天我们的军队也要发扬“与子同仇”的精神,敢于战胜一切敌人,才能成为真正的战神。

6,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是什么意思?

源于中日历史上的佛教典故,意思是山川在不同的地方,风和月都在同一天空下。表达即使你我在不同的地域,经历不同的环境,但是仰首望去,你我共处同一片青天,会有同样的体会、同样的感受。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马光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山川异域 风月同天”源于中日历史上的佛教典故,日本相国长屋赠送中国唐代佛教大德上千件袈裟,边缘都绣着一首偈子:“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这首偈子记载于《全唐诗》第732卷,诗题为“绣袈裟衣缘”,感动了高僧鉴真。 “历史上,佛教在中日文化交流中发挥过重要纽带作用。鉴真东渡,实际开启了日本佛教正规化的路径。”马光说,无需中文、日文之间的翻译,便能感受到字里行间的文化气息,说明双方民众的心灵有着共通点,这种心灵共鸣是自然而然产生的,更暗含着共同面对疫情的努力与期待。 扩展资料: 此外,“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则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的送别诗《送柴侍御》,用来表达虽异地相隔但“云雨相同、明月共睹”的共情和宽慰;“雪中送炭”则是在他人急需时给予物质、精神帮助,是中国家喻户晓的成语。这些偈子、古诗、成语的走红,正代表中日两国有着相似的文化基础、互通的历史文化纽带。 正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例行记者会上所说,病毒无情人有情,中方注意到了日本人民温暖人心的举动,对包括日本在内的其他国家人民给予中国的同情、理解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铭记在心。“疫情是一时的,友情是长久的。” 参考资料:人民网-“山川异域 风月同天”折射中日历史文化纽带

7,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是什么朝代?

唐朝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是指虽不在同一个地方,未享同一片山川,但当人们抬头时,看到的是同一轮明月。这句话曾绣于日本长屋亲王赠送大唐的千件袈裟上,鉴真大师被此偈打动,决心东渡弘法,因此被视为中日交流的象征。
这件事记述在《唐大和上东征传》里,原文是这样的:

“日本国长屋王崇敬佛法,造千袈裟,来施此国大德众僧,其袈裟缘上绣着四句曰:‘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以此思量,诚是佛法兴隆,有缘之国也。今我同法众中,谁有应此远请,向日本国传法者乎?”

8,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所涉及到的鉴真是谁?

鉴真(688年—763年6月6日),唐朝僧人,俗姓淳于,广陵江阳(今江苏扬州)人,律宗南山宗传人,也是日本佛教南山律宗的开山祖师,著名医学家。曾担任扬州大明寺主持,应日本留学僧请求先后六次东渡,弘传佛法,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763年(广德元年)6月6日,鉴真在唐招提寺圆寂,终年76岁。日本人民称鉴真为“天平之甍”,意为他的成就足以代表天平时代文化的屋脊(比喻高峰、最高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