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元漫画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二次元漫画网 > 知识百科 > 正文

目录

1,神舟号飞船的资料

神舟号飞船的资料

神舟飞船是中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或优于国际第三代载人飞船技术的飞船。 神舟号飞船是采用三舱一段,即由返回舱、轨道舱、推进舱和附加段构成,由13个分系统组成。 神舟号飞船与国外第三代飞船相比,具有起点高、具备留轨利用能力等特点。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由专门为其研制的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升空,发射基地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回收地点在内蒙古中部的四子王旗航天着陆场。 一、轨道舱 飞船结构分为: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附加段,四部分,“神舟”飞船的轨道舱是一个圆柱体,总长度为2.8米,最大直径2.27米,一端与返回舱相通,另一端与空间对接机构连接。轨道舱被称为“多功能厅”,因为几名航天员除了升空和返回时要进入返回舱以外,其它时间都在轨道舱里。 轨道舱集工作、吃饭、睡觉和清洁等诸多功能于一体。为了使轨道舱在独自飞行的阶段可以获得电力,轨道舱的两侧安装了太阳电池板翼,每块太阳翼除去三角部分面积为2.0×3.4米,轨道舱自由飞行时,可以由它提供0.5千瓦以上的电力。 轨道舱尾部有4组小的推进发动机,每组4个,为飞船提供辅助推力和轨道舱分离后继续保持轨道运动的能力;轨道舱一侧靠近返回舱部分有一个圆形的舱门,为航天员进出轨道舱提供了通道,不过,该舱门的最大直径仅65厘米,只有身体灵巧、受过专门训练的人才能进出自由。 舱门的上面有轨道舱的观察窗。轨道舱是飞船进入轨道后航天员工作、生活的场所。舱内除备有食物、饮水和大小便收集器等生活装置外,还有空间应用和科学试验用的仪器设备。返回舱返回后,轨道舱相当于一颗对地观察卫星或太空实验室,它将继续留在轨道上工作半年左右。 轨道舱留轨利用是中国飞船的一大特色,俄罗斯和美国飞船的轨道舱和返回舱分离后,一般是废弃不用的。作为航天员的“太空卧室”,轨道舱的环境很舒适,舱内温度一般在17至25摄氏度之间。 二、返回舱 返回舱又称座舱,长2.00米,直径2.40米(不包括防热层)。它是航天员的“驾驶室”。是航天员往返太空时乘坐的舱段,为密闭结构,前端有舱门。 神舟飞船的返回舱呈钟形,有舱门与轨道舱相通。返回舱式飞船的指挥控制中心,内设可供3名航天员斜躺的座椅,供航天员起飞、上升和返回阶段乘坐。座椅前下方是仪表板、手控操纵手柄和光学瞄准镜等,显示飞船上各系统机器设备的状况。 航天员通过这些仪表进行监视,并在必要时控制飞船上系统机器设备的工作。轨道舱和返回舱均是密闭的舱段,内有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确保舱内充满一个大气压力的氧氮混合气体,并将温度和湿度调节到人体合适的范围,确保航天员在整个飞行任务过程中的生命安全。 另外,舱内还安装了供着陆用的主、备两具降落伞。神舟号飞船的返回舱侧壁上开设了两个圆形窗口,一个用于航天员观测窗外的情景,另一个供航天员操作光学瞄准镜观测地面驾驶飞船。 返回舱的底座是金属架层密封结构,上面安装了返回舱的仪器设备,该底座重量轻便,且十分坚固,在返回舱返回地面进入大气层时,保护返回舱不被炙热的大气烧毁。 三、推进舱 推进舱又叫仪器舱或设备舱。推进舱长3.05米,直径2.50米,底部直径2.80米。安装推进系统、电源、轨道制动,并为航天员提供氧气和水。 它呈圆柱形,内部装载推进系统的发动机和推进剂,为飞船提供调整姿态和轨道以及制动减速所需要的动力,还有电源、环境控制和通信等系统的部分设备。两侧各有一对太阳翼,除去三角部分,太阳翼的面积为2.0×7.5米。 与前面轨道舱的电池翼加起来,产生的电力将三倍于联盟号,平均1.5千瓦以上,差不多相当于富康AX新浪潮汽车的电源所提供功率。这几块电池翼除了所提供的电力较大之外,它还可以绕连接点转动,这样不管飞船怎样运动,它始终可以保持最佳方向获得最大电力,免去了“翘向太阳”所要进行的大量机动,这样可以在保证太阳电池阵对日定向的同时进行飞船对地的不间断观测。 设备舱的尾部是飞船的推进系统。主推进系统由4个大型主发动机组成,它们在推进舱的底部正中。在推进舱侧裙内四周又分别布置了4对纠正姿态用的小推进器,说它们小是和主推进器比,与其他辅助推进器比它们可大很多。另外推进舱侧裙外还有辅助用的小型推进器。 四、神舟飞船附加段 附加段也叫过渡段,是为将来与另一艘飞船或空间站交会对接做准备用的。在载人飞行及交会对接前,他也可以安装各种仪器用于空间探测。 对于附加段现阶段的设备没有官方介绍,但是一些业内人士进行了大胆的推测,如:其中一个半环型装置,据推测是用来安装方形的仪器装置。而三个相互垂直并可伸出的0.4米的探针被推测为可能是导航系统的一部分或对接系统的一部分。 因为美国的阿波罗飞船上曾有类似的装置用来进行对接。神舟飞船轨道舱前端可能装有俄罗斯式的对接系统。但这些装置可能只是一种试验型,在将来执行与太空站对接的任务时肯定会被新型对接系统所替换。 扩展资料: 神州飞船各型号概览 1、神舟一号,发射时间:1999-11-20 06:30,返回时间:1999-11-21 03:41,乘组:无人飞船,飞行时间:21小时11分。 2、神舟二号,发射时间:2001-01-10 01:00,返回时间:2001-01-16 19:22,乘组:无人飞船,飞行时间:6天18小时22分。 3、神舟三号,发射时间:2002-03-25 22:15,返回时间:2002-04-01 16:54,乘组:搭载模拟人,飞行时间:6天18小时39分。 4、神舟四号,发射时间:2002-12-30 00:40,返回时间:2003-01-05 19:16,乘组:搭载模拟人,飞行时间:6天18小时36分。 5、神舟五号,发射时间:2003-10-15 09:00,返回时间:2003-10-16 06:28,乘组:杨利伟,飞行时间:21小时28分。 6、神舟六号,发射时间:2005-10-12 09:00,返回时间:2005-10-17 04:32,乘组:费俊龙、聂海胜,飞行时间:4天19时32分。 7、神舟七号,发射时间:2008-09-25 21:10,返回时间:2008-09-28 17:37,乘组: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飞行时间:2天20小时30分。 8、神舟八号,发射时间:2011-11-01 05:58,返回时间:2011-11-17 19:32,乘组:搭载模拟人,飞行时间:18天。 9、神舟九号,发射时间:2012-06-16 18:37,返回时间:2012-06-29 10:03,乘组:景海鹏、刘旺、刘洋,飞行时间:12天。 10、神舟十号,发射时间:2013-06-11 17:38,返回时间:2013-06-26 08:07,乘组: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飞行时间:15天。 11、神舟十一号,发射时间:2016-10-17 07:30,返回时间:2016-11-18 13:33,乘组:景海鹏、陈冬,飞行时间:32天。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神舟飞船

2,神舟八号资料?

神舟八号无人飞船,是中国“神舟”系列飞船的第八艘飞船,于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10秒由改进型“长征二号”F遥八火箭顺利发射升空。升空后2天,“神八”与此前发射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了空间交会对接。组合体运行12天后,神舟八号飞船脱离天宫一号并再次与之进行交会对接试验,这标志着我国已经成功突破了空间交会对接及组合体运行等一系列关键技术。2011年11月16日18时30分,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分离,返回舱于11月17日19时许返回地面。

中文名: 神舟八号飞船
发射地点: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所属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发射时间: 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10秒
返回时间: 2011年11月17日19点32分30秒
主要任务: 与天宫一号对接



集智攻关突发事件 长二F第九次出征 零窗口要求回收任务
概要 特点 过程展开 编辑本段飞船简介
  神舟八号是中国神舟系列飞船的第八个,飞船为三舱结构,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组成。飞船轨道舱前端安装自动式对接机构,具备自动和手动交会对接与分离功能。神舟八号为改进型飞船,全长9米,最大直径2.8米,起飞质量8082公斤。神舟八号飞船在前期飞船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大的技术改进,全船一共有600多台套的设备,一半以上发生了技术状态的变化,在这中间,新研制的设备、新增加的设备就占了15%。它发射升空后,与天宫一号对接,成为一座小型空间站。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神舟”号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透露,在中国的载人航天“三步走”计划中,中国最终要建设的是一个基本型空间站,它的规模不会超过现有的“和平号”或国际空间站。   戚发轫院士介绍,基本型空间站大致包括一个核心舱、一架货运飞船、一架载人飞船和两个用于实验等功能的其他舱,总重量在100吨以下。其中的核心舱需长期有人驻守,能与各种实验舱、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对接。具备了20吨以上运载能力的火箭,才有资格发射核心舱。为此,我国将在海南文昌新建继酒泉、太原、西昌之后的第四个航天发射场,主要承担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大质量极轨卫星、大吨位空间站和深空探测卫星等航天器的发射任务。同时,我国还将在天津新建总装场。

3,神舟八号飞船的资料

神舟八号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八艘飞船,下面是神舟八号的详细介绍: 神舟八号,简称“神八”,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八艘飞船,是中国首次进行交会对接航天飞行任务,也是中国“三步走”空间发展战略中建造空间站的重要前提。 2011年11月1日神舟八号飞船发射升空,进入预定轨道。于2011年11月3日与天宫一号完成刚性连接,形成了组合体。于2011年11月17日返回舱降落于内蒙古中部地区的主着陆场区,完成对接任务。 神舟八号的人物特点: 1、技术要求高: 发射神舟飞船的运载火箭入轨精度指标比工程前期有大幅提高;载人飞行器在轨寿命比原来提高了3倍;飞船发射入轨后,要从距目标飞行器1万多千米之外,制导控制到两个飞行器相对位置偏差不能超过18厘米。 2、新技术应用多: 突破了运载火箭高精度迭代制导,空间飞行器自主相对测量、制导导航和控制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完成了高精度空间测量仪器,以及对接机构等关键设备攻关研制;首次采用了半刚性太阳能帆板。 3、验证难度大: 虽然完成了大量地面仿真和验证试验,但由于受地面环境和试验条件限制,交会对接总体方案和新研设备性能指标无法在地面得到全面真实的验证,尚需通过飞行试验考核。

4,神舟八号的任务是什么

主要任务:与天宫一号对接
神舟八号飞船,是一艘无人飞船,是中国“神舟”系列飞船的第八艘飞船,于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10秒由改进型“长征二号”F遥八火箭顺利发射升空。升空后2天,“神八”与此前发射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了空间交会对接。组合体运行12天后,神舟八号飞船脱离天宫一号并再次与之进行交会对接试验,这标志着我国已经成功突破了空间交会对接及组合体运行等一系列关键技术。2011年11月16日18时30分,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分离,返回舱于11月17日19时许返回地面。

5,神舟8号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神八”的升空,是为了与“天宫一号”实施我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此次任务目标是,准确进入轨道,精确交会对接、稳定组合运行,安全撤离返回。此次任务,共有航天员系统、空间应用系统、载人飞船系统、运载火箭系统、发射场系统、测控通信系统、着陆场系统、空间实验室系统等载人航天工程八大系统参加任务。中德两国科学家将在神八上开展17项空间生命科学实验。  按照计划,天宫一号发射升空后,将两次变轨,进入高度约350公里的近圆轨道进行在轨测试。神舟八号飞船发射前,天宫一号降轨至343公里的近圆轨道等待交会对接。目前,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设备工作正常,满足交会对接任务要求。神舟八号飞船发射入轨后两天内完成与“天宫一号”的第一次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组合体飞行12天左右,择机进行第二次交会对接。组合体运行结束后,飞船于一天内返回地面,天宫一号将升轨至自飞行轨道,转入长期运行管理模式,等待与神舟九号、十号飞船的交会对接。  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方案:  一、 首次交会对接任务技术状态  首次交会对接为无人自动交会对接试验,对接目标飞行器为天宫一号,追踪飞行器为神舟八号飞船。  神舟八号飞船为改进型载人飞船,沿用返回舱、推进舱和轨道舱三舱结构,全长9 米,舱段最大直径2.8 米,起飞质量8082 千克。增加了微波雷达、激光雷达、CCD敏感器等交会测量设备,以及主动式对接机构,具备自动和手动交会对接与分离功能。对接机构采用导向板内翻式的异体同构周边式构型,对接后可形成0.8 米的航天员转移通道。  发射神舟八号飞船的长征二号F 遥八火箭是在原长征二号F 火箭基础上,对助推器、控制系统、故障检测处理系统等进行了改进,提高了可靠性和入轨精度。火箭全长约58米,起飞质量约497000千克,运载能力不小于8130千克。  交会对接测控通信网由2颗天链一号中继卫星、16个国内外陆基测控站、3艘测量船,以及北京飞控中心和西安测控中心组成。  神舟八号飞船返回的主着陆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以西阿木古朗草原。  二、首次交会对接任务飞行程序  交会对接飞行过程分为远距离导引段、自主控制段、对接段、组合体飞行段和分离撤离段。  远距离导引段自神舟八号飞船入轨后开始,在地面测控通信系统的导引下,神舟八号飞船经五次变轨,从初始轨道转移到330千米的近圆轨道,在距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后下方约52千米处,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建立稳定的空空通信链路,开始自主导航。  自主控制段经历寻的、接近和平移靠拢三个阶段,神舟八号飞船通过交会对接测量设备,自主导航至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接触,自主控制飞行过程约144分钟。  对接段从对接机构接触开始,在15分钟之内完成捕获、缓冲、拉近和锁紧四个过程,最终实现两飞行器刚性连接,形成组合体。  组合体飞行段由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负责组合体飞行控制,神舟八号飞船处于停靠状态。组合体飞行12天左右,择机进行第二次交会对接试验。对接机构解锁后,两飞行器分离,神舟八号飞船撤离至距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140米处停泊,按照对接程序进行第二次交会对接,再次构成组合体。  组合体继续飞行2天后,进入分离撤离段,两飞行器再次分离,神舟八号飞船撤离至距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5千米外的安全距离,交会对接试验结束。  尔后,神舟八号飞船按预定返回程序飞行,返回舱返回主着陆场;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变轨升至高度约370千米自主飞行轨道运行,等待下一次交会对接。  三、后续飞行任务安排  根据交会对接任务计划安排,将于2012年发射神舟九号和神舟十号飞船,再进行两次交会对接。其中神舟九号飞船是否载人,将根据神舟八号飞行任务评估情况决策,神舟十号飞船执行载人飞行。  通过上述飞行任务,突破和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将使我国载人航天技术水平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6,神舟七号八号九号十号发射时间和地点

神舟七号2008年9月25日在酒泉发射; 神州八号2011年11月1日在酒泉发射; 神舟九号2012年6月16日在酒泉发射; 神舟十号2013年6月11日在酒泉发射。 资料拓展: 飞船结构分为: 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附加段,四部分,“神舟”飞船的轨道舱是一个圆柱体,总长度为2.8米,最大直径2.27米,一端与返回舱相通,另一端与空间对接机构连接。轨道舱被称为“多功能厅”,因为几名航天员除了升空和返回时要进入返回舱以外,其它时间都在轨道舱里。轨道舱集工作、吃饭、睡觉和清洁等诸多功能于一体。 为了使轨道舱在独自飞行的阶段可以获得电力,轨道舱的两侧安装了太阳电池板翼,每块太阳翼除去三角部分面积为2.0×3.4米,轨道舱自由飞行时,可以由它提供0.5千瓦以上的电力。轨道舱尾部有4组小的推进发动机,每组4个,为飞船提供辅助推力和轨道舱分离后继续保持轨道运动的能力;轨道舱一侧靠近返回舱部分有一个圆形的舱门,为航天员进出轨道舱提供了通道,不过,该舱门的最大直径仅65厘米,只有身体灵巧、受过专门训练的人才能进出自由。舱门的上面有轨道舱的观察窗。 轨道舱是飞船进入轨道后航天员工作、生活的场所。舱内除备有食物、饮水和大小便收集器等生活装置外,还有空间应用和科学试验用的仪器设备。 返回舱返回后,轨道舱相当于一颗对地观察卫星或太空实验室,它将继续留在轨道上工作半年左右。轨道舱留轨利用是中国飞船的一大特色,俄罗斯和美国飞船的轨道舱和返回舱分离后,一般是废弃不用的。作为航天员的“太空卧室”,轨道舱的环境很舒适,舱内温度一般在17至25摄氏度之间。 资料链接:百度百科 神舟飞船

7,2011年11月3日,神舟八号宇宙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在发射时,神舟八号宇宙飞船首先要发射到离地面很

(1).设地球第一宇宙速度为v,在近地轨道上运行的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故有:GMmR2=mv2R ①又因为在地面附近卫星受到的万有引力等于卫星的重力即:GMmR2=mg ②由①和②得 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v=gR(2)根据题意可知,设飞船在近地圆轨道运行的速度为v1=v=gR ③神舟八号对接后,整体的运行速度为v2根据万有引力提供整体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得:GMm(R+h)2=mv22R+h ④由②、③和④可得,对接后整体运动的速度 v2=gR2R+h所以:v1:v2=R+hR答:(1)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v=gR;(2)神舟八号宇宙飞船在近地圆轨道运行的速度与对接后整体的运行速度之比v1:v2=R+hR

8,神舟八号

  神舟八号,(以下简称神八)是中国神舟系列飞船的第八个,是一个无人目标飞行器,是为中国的空间站作对接准备。神八将采用“长二F”的改进型火箭――“长征二号”F/G火箭来发射,预计将于发射天宫一号后,约2011年发射。神八发射升空后,与神舟九号对接,成为一座小型空间站。神舟飞船将在神舟八号时基本定型。
  2005年底,神舟八号首次对接缓冲试验在上海成功。
  神州8号什么时候上天 刘良栋透露,预计中国将在2011年发射神州八号,而原计划的发射时间要早于2011年。在神八之前要发射一个目标飞行器,并且该航天器是不载人的。如果发射成功,对中国航天事业来说将又是一个大的突破。
  对于未来中国载人航天的发展趋势,刘良栋表示,目前国家正在规划之中。下一步是搞战略部署,计划在未来10到12年内完成。第三步就是建立空间站,希望能在2020年前实现。对于空间站的规模,中国仍在规划、研究中。
  刘良栋称,未来载人航天的发展趋势有两个方向,首先是性能全面的大卫星,在导航、通信等方面实现高性能、高产值。现在有一些卫星的产值很大,例如通信卫星,在民用、军用方面都有很大作用。其次是导航卫星的发展前景也很大。国家在“十一五”规划里,也把高分辨率的卫星技术作为重点研究的方向。

9,关于神舟8号

神舟八号无人飞行器,是中国“神舟”系列飞船的第八个,也是中国神舟系列飞船进入批量生产的代表。神八已于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10秒由改进型“长征二号”F遥八火箭顺利发射升空。升空后,“神八”将与此前发射的“天宫一号”实现交会对接,并和此后的神舟九号、十号一起组成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2011年11月16日18时30分,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分离,返回舱将于11月17日19时许返回地面。

10,“神舟”飞船的资料

神舟飞船是中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或优于国际第三代载人飞船技术的飞船。 神舟号飞船是采用三舱一段,即由返回舱、轨道舱、推进舱和附加段构成,由13个分系统组成。 神舟号飞船与国外第三代飞船相比,具有起点高、具备留轨利用能力等特点。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由专门为其研制的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升空,发射基地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回收地点在内蒙古中部的四子王旗航天着陆场。 除了中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外,“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内还搭载有一面具有特殊意义的中国国旗、一面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旗、一面联合国国旗、人民币主币票样、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纪念邮票等。 扩展资料:飞船结构 飞船结构分为: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附加段四部分,“神舟”飞船的轨道舱是一个圆柱体,总长度为2.8米,最大直径2.27米,一端与返回舱相通,另一端与空间对接机构连接。 轨道舱被称为“多功能厅”,因为几名航天员除了升空和返回时要进入返回舱以外,其它时间都在轨道舱里。轨道舱集工作、吃饭、睡觉和清洁等诸多功能于一体。 轨道舱是飞船进入轨道后航天员工作、生活的场所。舱内除备有食物、饮水和大小便收集器等生活装置外,还有空间应用和科学试验用的仪器设备。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神舟飞船

11,神舟号飞船资料

神舟号飞船是采用三舱一段,即由返回舱、轨道舱、推进舱和附加段构成,由13个分系统组成。
神舟号飞船与国外第三代飞船相比,具有起点高、具备留轨利用能力等特点。
“神舟”一号飞船和它的乘客
“神舟”一号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组成。
北京时间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中国第一艘载人航天试验飞船“神舟”一号,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成功,飞船完成了环绕地球第14圈的飞行,在完成了预定的科学实验任务后,飞船返回舱顺利返回,于11月21日3时41分,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成功着陆。这是中国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首次飞行试验,标志着中国在载人航天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是中国航天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神舟”一号飞船上除了装有各种不同的仪器外,在返回舱内还放置了下列物品:旗帜包括:中国国旗、香港区旗、澳门区旗和奥运会会旗;邮票及纪念封;农作物和中药材种子。
“神舟”二号飞船
2001年1月10日,中国第二艘无人飞船“神舟”二号发射升空。“神舟”二号在太空停留7天,环绕地球运行了108圈。在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的统一指挥和调度下,按预定的测控方案,分布在海上的“远望号”航天测量船,以及有关航天测控站,对飞船进行了持续的跟踪、测量与控制。“神舟”二号按预定计划,在太空完成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任务后,在内蒙古中部地区返回。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次飞行试验获得成功。
“神舟”二号是中国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飞船在轨运行期间,进行了微重力环境下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空间天文和物理等领域的实验。飞船各种试验仪器设备性能稳定,工作正常,取得了大量宝贵的飞行试验数据。
“神舟”三号飞船
2002年3月25日22时15分,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三号无人飞船,乘坐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起飞,588秒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神舟”三号比起“一号”、“二号”有许多新的技术改进。一是应急救生系统完全进入载人实用状态;二是放置在轨道舱里的科学实验装置,都是为新的科研课题服务的,既有地球环境监测设备,也有生命科学实验设备;三是采取各种技术措施,提高了飞船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神舟”三号在太空遨游6天18小时,在预定轨道上环绕地球运行108圈、准确降落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我国第三次载人航天飞行试验获得圆满成功。它对全面提高载人航天器的可靠性与安全性技术具有重要意义,为实施载人航天飞行、把宇航员送上太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神舟”四号飞船
2002年12月30日凌晨,“神舟”四号顺利升空,进入预定轨道, 在太空停留7天。
中国载人航天又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次飞行与真正载人飞行的技术状态完全一致。发射前,中国宇航员曾在“神舟”四号里面进行过训练。十年砺一剑,从1992年开始启动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即将进入收获季节。
神舟五号飞船
神舟五号飞船的轨道舱是航天员生活和工作的地方。返回舱则是飞船的指挥和控制中心,航天员乘坐其进入太空并返回地球,在上升段和运行段,返回舱还具备逃逸功能,可以确保航天员安全。神舟五号飞船的返回舱外径达到2517mm,长度2500mm。推进舱负责为飞船提供能源和推动力。飞船的质量为7.8吨。
与神舟四号相比,神舟五号进行了39处提高可靠性和20处提高安全性的改进,并安排了56项可靠性和安全性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