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元漫画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二次元漫画网 > 知识百科 > 正文

目录

1,西红柿起源于哪里,什么时候传入中国

西红柿起源于哪里,什么时候传入中国

西红柿又名番茄,番茄的原产地是南美洲的安第斯山地带。 1523年,番茄由墨西哥传到西班牙、葡萄牙,1550年前后传到意大利,1575年相继传到英国和中欧各国。 在中国第一个记载西红柿的文献见于明赵函的《植品》(1617),赵函在书中提到,番茄是西洋传教士在稍早的万历年间,和向日葵一起带到中国来的。1621年王象晋的《群芳谱》又再次肯定了番茄的来源,以后的人们都笃信不疑。 扩展资料 西红柿的营养价值: 西红柿还颇得古今医家赏识,其性微寒味甘酸,生津止渴,凉血养肝,清热解毒,治疗高血压、坏血病,预防动脉硬化、肝脏病等。 《陆川本草》载,西红柿 “健胃消食,治口渴、食欲不振。”高血压患者,连续半月在清晨空腹吃两个西红柿,有降压作用。以西红柿代水果每天吃2-3次,两周后治牙龈出血见效。西红柿汁与西瓜汁各半杯,混合饮服,退热止烦渴。西红柿汁与甘蔗汁或山楂汁混合饮服,治胃热、口干舌燥。 参考链接:百度百科-西红柿

2,西红柿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

番茄是明代时传入中国的。很长时间作为观赏性植物。成书于1621年的《群芳谱》载:“番柿,名六月柿,茎如蒿,高四五尺,叶如艾,花似榴,一枝结五实或三四实,一数二三十实。缚作架,最堪观。来自西番,故名。"直到清代末年,人们开始才开始食用番茄番茄的食用部位为多汁的浆果。它的品种极多,按果的形状可分为圆形的、扁圆形的、长圆形的、尖圆形的;按果皮的颜色分,有大红的、粉红的、橙红的和黄色的。据营养学家研究测定:每人每天食用50克-100克鲜番茄,即可满足人体对几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要。番茄含的“番茄素”,有抑制细菌的作用;含的苹果酸、柠檬酸和糖类,有助消化的功能。

3,西红柿在哪个朝代传入中国的?

番茄是明代时传入中国的。 很长时间作为观赏性植物。 成书于1621年的《群芳谱》载:“番柿,一名六月柿,茎如蒿,高四五尺,叶如艾,花似榴,一枝结五实或三四实,一数二三十实.缚作架,最堪观。来自西番,故名番茄。 番茄(学名:Solanum lycopersicum),即西红柿,是管状花目、茄科、番茄属的一种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体高0.6-2米,全体生粘质腺毛,有强烈气味,茎易倒伏,叶羽状复叶或羽状深裂。 花序总梗长2-5厘米,常3-7朵花,花萼辐状,花冠辐状,浆果扁球状或近球状,肉质而多汁液,种子黄色,花果期夏秋季。 番茄原产南美洲,中国南北方广泛栽培。番茄的果实营养丰富,具特殊风味。可以生食、煮食、加工番茄酱、汁或整果罐藏。 扩展资料番茄是茄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株高0.6-2米,全体生粘质腺毛,有强烈气味。茎易倒伏。叶羽状复叶或羽状深裂,长10-40厘米,小叶极不规则,大小不等,常5-9枚,卵形或矩圆形,长5-7厘米,边缘有不规则锯齿或裂片。 花序总梗长2-5厘米,常3-7朵花;花梗长1-1.5厘米;花萼辐状,裂片披针形,果时宿存;花冠辐状,直径约2厘米,黄色。 浆果扁球状或近球状,肉质而多汁液,桔黄色或鲜红色,光滑;种子黄色。花果期夏秋季。 食用 番茄果实营养丰富,具特殊风味。可以生食、煮食、加工制成番茄酱、汁或整果罐藏。 番茄的食用部位为多汁的浆果。它的品种极多,按果的形状可分为圆形的、扁圆形的、长圆形的、尖圆形的;按果皮的颜色分,有大红的、粉红的、橙红的和黄色的。 红色番茄,果色火红,一般呈微扁圆球形,脐小,肉厚,味道沙甜,汁多爽口,风味佳,生食、熟食可,还可加工成番茄酱、番茄汁。 粉红番茄,果粉红色,近圆球形,脐小,果面光滑,味酸甜适度,品质较佳,黄色番茄,果桔黄色果大,圆球形,果肉厚,肉质又面又沙、生食味淡,宜熟食。 番茄的品质要求:一般以果形周正,无裂口、无虫咬,成熟适度,酸甜适口,肉肥厚,心室小者。宜选择成熟适度的番茄,不仅口味好,而且营养价值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_西红柿

4,西红柿.玉米.是什么时期传入中国的

西红柿的来源你知道吗?
西红柿原产秘鲁森林,叫“狼桃,因其艳丽诱人,人疑有毒,只观赏而不敢吃。十六世纪,被英国一个公爵带回欧洲,仍只作观赏用。过了差不多二百年,法国一位画家冒险一试,发现既可口又营养丰富,于是广为传播。
西红柿和辣椒一样,也是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后的舶来品,它传
入中国的时间和辣椒差不多同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它都是花园里的观
赏植物。西红柿之作为蔬菜和水果被人们食用,是欧洲人在十九世纪首先
开始的,晚清光绪中,才以食用名义,选择了较好的食用品种引入中国的。
在此之前,西红柿在中国,只是观赏植物。第一个记载西红柿的文献见于
明赵函的《植品》(1617),赵函在书中提到,番茄是西洋传教士在稍早
的万历年间,和向日葵一起带到中国来的。1621年王象晋的《群芳谱》又
再次肯定了番茄的来源,以后的人们都笃信不疑,一直到1983年。

1983年7月中旬前后,在成都北郊凤凰山发掘的西汉古墓里,出土有陶器、
漆器、藤笥、竹笥近60件,并有稻粒、果品、兽骨等食物遗存发现。稻粒
就附着在竹笥藤笥上,为了保持一定的湿度,发掘者在藤竹器上盖上了一
张湿布,一起运到文物保管所的仓库里保存起来。奇异的事情发生了,十
多天以后,人们发现竹笥藤笥的内外都有植物的嫩芽长出来,觉得十分意
外。为了弄清楚这种植物的底细,考古人员请来了四川省农科院和中科院
成都分院研究所的专家来研究,但是,专家们当时不能作出定论,于是决
定由将发芽后的种子带回去栽培,同时,文管所也留下了十几株继续观察。

成都市农科所的蔬菜专家将转来的发芽种子分成四盆在温室里栽培,七个
月以后,1984年2月24日,所有的植株都在同一天开了花,结了果,共收
获34果,果实呈红色的小卵园形,经鉴定是西红柿!后来把结果的种子放
在露天田地里继续培植,1985年1月上旬,有3个小西红柿成熟,研究者继
续在以后几年进行了较大面积的栽培,发现此种小西红柿的生长规律和现
代西红柿不同:第一,它能够插枝成长结果;第二,它能够在寒冬腊月里
开花结果。

考古学家经过对出土现场的环境总结和学术争论,确定了在2100年前的西
汉,墓主已经用这种小西红柿作为蔬菜或水果食用(注),而且专家们进
一步得出结论,西汉小西红柿已经具有栽培的特征。这样,西红柿的食用
和栽培的历史一下子被提前了1700年。西汉西红柿的发现,为我国古植物
学家和蔬菜专家们打开了一条新的思路,他们开始在云南、四川、广西的
山区寻找西红柿中国远祖的后代,以后陆续发现了几种比西汉西红柿原始
的“小酸果”(在九寨沟地区,也发现了这种小西红柿),山西农科院的
专家们特别采用在广西发现的野生西红柿进行大面积的培育。

西汉西红柿的发现,不仅为中国蔬菜栽培史增加了新的内容,而且告诉世
人:第一个吃西红柿的人是咱中国人,而不是冒着生命危险尝试它的那位
法国画家,虽然后来因为某种原因,食用与栽培西红柿的传统被中断了。